社保需要累计缴纳满15年,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才能领取退休金。以下是对这一规定的详细解释:

一、缴费年限要求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公民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需要累计缴纳社会保险满15年,才有资格按月领取退休金。这一规定适用于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对于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参加工作的人员,实际缴费年限要求可能在10年以上(具体以当地政策为准)。而对于1998年10月1日及以后参加工作的人员,则统一要求实际缴费年限达到15年以上。

二、法定退休年龄

法定退休年龄是领取退休金的另一个必要条件。目前,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女性工人50周岁,女性管理人员55周岁。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工人,以及常年在海拔3500米以上高原地区和常年在摄氏零度以下的冷库、生产车间等低温场所工作的工人,可以提前退休。具体退休年龄为:女工人45岁,男工人55岁。
另外,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也可以提前退休。具体退休年龄为:女45岁,男50岁。

三、多缴多得原则

社保缴纳遵循“多缴多得”的原则。即缴纳的社保费用越多、缴纳时间越长,退休后能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

社保需要累计缴纳满15年,并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才能领取退休金。同时,缴纳的社保费用和缴纳时间也会影响退休后能领取的养老金数额。如需了解更多关于社保和退休金的信息,建议咨询当地社保部门或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