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需要缴纳的年限是至少15年。具体来说:

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的基本规定

最低缴费年限:根据《社会保险法》及相关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这里的15年是一个最低门槛,只有达到或超过这个年限,才能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
实际缴费年限与视同缴费年限: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包括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是指个人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用的时间;视同缴费年限则是指职工全部工作年限中,其实际缴费年限之前的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作时间。

缴费年限不足的处理方式

延长缴费:对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个人,可以选择继续缴费,直至累计缴费年限达到15年。
一次性补缴:在某些情况下,如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延长缴费5年后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补缴至满15年。但具体政策可能因地区而异,建议咨询当地社保局以获取准确信息。

缴费年限对养老金的影响

缴费年限的长短是影响养老金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缴费基数相同的情况下,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
此外,养老金的计算还涉及其他因素,如退休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基数的高低等。因此,在规划养老金时,除了关注缴费年限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养老保险需要至少缴纳15年才能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在规划养老金时,建议根据个人情况合理安排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以实现养老金的最大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