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少岁可以领取养老保险金的问题,这主要取决于参保人员的类型以及所参与的养老保险制度。以下是根据当前政策进行的详细解答:

一、职工养老保险

1. 正常退休年龄

男性:60周岁
女性: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职工为55周岁,生产和工勤辅助工作的女职工为50周岁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2025年1月1日起,退休政策有所调整。男职工和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的女职工,将每4个月延迟1个月退休,分别逐步延迟至63周岁和58周岁;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的女职工,则每2个月延迟1个月退休,逐步延迟至55周岁。这一政策调整是渐进式的,意味着不同年份出生的人员退休年龄会有所不同。

2. 弹性退休政策

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若所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可以弹性延迟退休,但延迟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
同时,职工达到领取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后,也可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但提前时间同样不得超过3年,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原法定退休年龄(男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对于参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而言,领取养老金的年龄规定相对简单明了:需年满60周岁,且已缴纳养老保险费累计满15年。

三、特殊情况下的领取年龄

1. 因病或非因工致残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经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申请按月领取病残津贴。在此期间,无需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2. 领取失业保险金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一年的人员

这类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年限会延长至法定退休年龄,并由失业保险基金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养老保险费。在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期间,这一政策有助于保障他们的养老保险权益。

领取养老保险金的年龄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建议参保人员在规划自己的养老生活时,务必关注政策动态并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