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保制度的日益完善,国民对社保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加深。
众所周知,每年4月或7月社保局都会集中调整社保缴费基数,大家肯定注意到了每次调基,社保费用扣除的就会相对多一些,甚至还有一些人还会收到补交费用的通知。
为什么要多掏钱呢?大熊今天就为大家讲解一下有关社保调基的问题。
01社保调基由什么决定
社保调基的全称叫做:调整社会保险缴纳基数。社保调基也用来计算大家享受社保待遇的重要依据。
说起社保调基,我们就必须要提到社保费用的计算公式:社保缴费=缴费基数×缴费比例
由此可见,社保基数直接影响社保费用的变动。如果社保基数高,未来拿的钱就越高,享受的待遇就越好;反之,则享受的待遇就越低。
众所周知,社保缴费基数是根据上一年当地的社平工资所确定的。确定社保基数后,这一年都会按照规定基数进行调整。
在相关部门公布了上年度社平工资后,在社保缴纳基数上设置了60%和300%的上线和下线。
举个例子:2020年上海的社保缴纳基数为7132元,上限就是4279元,下限就是21392元。
也就是说,如果工资低于4279元的,缴费基数就按照4279元的标准计算;如果工资高于21392元的,缴费基数就按照21392元的标准计算;如果月工资在这两者之间,就按照实际工资来就算缴费基数。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社保调基的规律,社保缴纳的上线和下线都社平工资挂钩。而社会平均工资和社保基数成正比,社平工资增加,社保基数也会增加,所以我们缴纳的社保费用也会随之提高。
02社保基数上调,个人缴纳是否也会变高
为什么社保基数会逐年上调呢?
大家都知道,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相对的工资水平也在不断增长。社保缴费基数之所以每年都会调整,其目的就是为了缩小人们现实收入和理想生活的差距。
今年各地社保缴费金额,社平工资都在逐步上调,不少民众也在反应:自己所缴纳的保费增加了。
虽然表面个人缴纳的保费增多了,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终退休后享受待遇的还是自己。
社保缴费高了,医保账户、公积金余额、养老金账户的钱都会增多,所以最终的受益人还是你自己。
还有要提醒大家的是,保费增加,有不少朋友会收到补缴保费差额的通知,大家一定要去按时补缴,如果没能及时补缴,以后的养老金待遇就会受到影响。
温馨提示:如果你是正常缴费职工补差,调基补差由企业统一补缴;如果你是离职、跳槽职工,社保断交后,可要求原单位补缴企业所承担部分,个人部分需自己缴纳。
社会保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为了生活能有更充裕的保障,还希望大家多去关注社保知识,将社保的作用发挥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