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养老金是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称为社会性养老金。以下是对基础养老金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

基础养老金是指职工退休时,以上年度所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与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之和的平均值(即两个数之和的一半)作为计发基数,缴费每满1年(含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到月)发给1%。它是构成职工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重要部分。

二、计算公式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其中,缴费年限包括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

三、影响因素

1. 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反映了当地的经济水平和工资水平。
2.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体现了个人缴费的多少和缴费工资的高低。
3. 缴费年限: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越高。

四、领取条件

要领取基础养老金,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对于从事特殊工种或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退休年龄有所不同。
2. 累积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这是申请退休和领取基础养老金的必要条件。

五、发放方式

用人单位在人事、劳动部门批准被保险人退休当月,需要携带相关档案资料到所属业务科办理核发退休待遇的手续。社保局次月会通过银行把养老金直接拨付给离退休人员,离退休人员在每月规定日期前可到开户银行领取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是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计算涉及多个因素,且领取条件严格。了解基础养老金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养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