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养老保险,未来领取的养老金,实际上是现在可以估算出来的。

目前,我们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而且是全国统一的。

基础养老金主要跟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三大因素有关。

值得提醒大家的是,跟本人工资有关的应当是本人的缴费指数。

缴费指数等于缴费基数除以社会平均工资,实际上就相当于缴费档次。

平均缴费指数的计算,主要是法定的年限,不涉及视同缴费年限和建立个人账户以前的年限。

本人的缴费基数原则上跟当月的工资没有多少关系,而是跟上年度个人工资总额的月均值计算。

每个月发到手8000元工资,如果算上公积金、社保个人负担部分,以及个人所得税等因素的话,缴费基数应该在1万元左右。

上海市2021年的社平缴费基数是10338元,实际上缴费基数1万元就约相当于100%的缴费基数了。如果始终维持这样的缴费档次,平均指数就会是1。

平均缴费指数是1的情况下,缴费20年,基础养老金可以领取20%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缴费指数1万元每月,进入个人账户800元,一年是9600元。由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并不清楚,很难搞清楚20年后的个人账户余额。

但是,近年来我们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很高,一直在百分之六到百分之八以上。假设20年平均维持6%的增速,9600元未来会变成2.9万元左右。

假设相应地社平缴费基数,也每年维持6%的增长速度,实际上每年缴费相当于都会形成退休时个人账户余额2.9万元,20年就是58万元。

目前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发月数,60岁是139个月,假设未来保持不变。58万元余额,60岁退休,每月可以领取417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

按照6%的速度增长,20年后的社会平均工资大约是31300元。20%社平工资每月的结果为6260元。

两部分养老金相加是每月10,430元,大约相当于社会平均工资的1/3左右。以现在的社平工资来说,也就是每月3300多元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