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社部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我国三大基本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14亿人和2.22亿人,2.74亿人。基本三项的社保收支分别为3.23万亿元和3.02万亿元,目前的结余仍有6.25万亿元。在这其中的养老保险极其重要,对于我国数以亿计的退休老人来说,养老金是退休后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为了确保退休人员能够享受晚年,养老金在2021年提高了4.5%的涨幅。此外,今年增加的养老金在7月之前已经补发完成。

想要顺利获得退休保障,就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才行,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职工年满55岁周岁,工龄达到10年才可退休,但如今的情况却慢慢发生了改变。今年的3月12日,我国有关部门宣布了“延迟退休”政策,与此同时有关专家也表示,“延迟退休”不会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而是将“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以“渐进式”的方式进行。

而以后的社保最低缴费年限也可能不是15年了,2021年6月30日,根据人社部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表明,为更好地配合“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社保的最低15年缴费期限将相应延长。社保专家郑秉文也表示目前15年的缴费期限有些低,应该在此基础上再增加10-15年。但具体将延长多少年并没有确切的说法,也可能说未来缴纳社保的最低年限有可能是25-30年。

那么员工在退休后每个月能领到多少钱,才足以支付日常开销呢?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需要知道养老金的缴纳分为两部分:个人缴纳的数额和国家补贴的额外部分,个人缴纳的金额占总数的8%,国家补贴的则占据12%。它们对应的是退休后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最后到手的养老金就是两者之和。在一般情况下社保缴费一般分为60%、80%、100%、300%四个等级。

在2021年上半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642元,而月平均收入约为2940元,如果以每月3000元作为社保缴费来计算的话,其中个人缴纳的金额占总数的8%,每月则为240元,而企业或单位的缴纳为20%,即为600元。

其实这个缴费金额并不高,但如果连续15年这样缴纳的话不计算政策变化和其他外部因素。根据每年5%的收入增长,将数据带入中国建设银行提供的养老金计算器,最终的结果显示首次领取的养老金金额只有949元左右。另外退休账户的总余额约为28万元,其中还要包括税收总额的7万元。因此如果按照最低标准缴纳15年的话,退休后可领取的养老金可能还不够支付基本的生活开销,更别说退休后过上高质量的老年生活了。

退休保障的多少取决于工作期间上缴社保的参照数额和上缴年限,原则上是缴纳时间越长领到的钱就越多,如果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不妨多缴纳些社保,毕竟年老的话就没有劳动能力了,能获得一份丰厚的退休保障,也会让您的晚年生活过得惬意不少。

根据社保的数据显示,目前的灵活就业人员已达到两亿的规模,其中包括摊贩和抗风险能力较差的大龄失业人员。在养老这方面,灵活就业人员需要“自掏腰包”没有补贴,无疑中就加剧了经济压力。对此国家特别针对灵活就业人员推出了“4050”补贴。

有了这些补贴之后,就可以有效降低灵活就业人员在参保时的经济压力,并且不会影响退休后养老金费用的领取。但是在不同的地方养老金的缴纳方式和标准是不同的,可以根据当地的一些缴纳标准进行参考选择适合自己的参保模式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