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构建多层次社保体系 提高参保群众收入
从昨天举行的2018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获悉,今年本市进一步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稳就业,不断筑牢民生之本;保底线,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抓改革,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聚人才,加快建成人才强市。年内将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参保群众保障性收入。
为让百姓获得更多幸福感,本市将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明确视同缴费指数,出台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实施办法。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医保付费方式改革,全面实行糖尿病按人头付费,逐步推行肾透析、丙肝等慢性病按人头付费。
推动群众收入稳步增长,提高参保群众保障性收入,统筹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适度提高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295元。加强工资市场引导,发布工资指导线和人工成本信息,推进行业性、区域性工资集体协商,柔性促进企业增加职工工资。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提高90元。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800元提高到840元。
今年本市将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确保全年新增就业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不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基地三区”建设,主动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挖掘更多优质就业岗位;围绕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创业引领、基层成长计划,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就业;围绕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型农业发展,帮助更多农民在家庭服务业领域就业,在乡村旅游、新型种植养殖领域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