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重庆市人社局面向全市中小微企业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工伤预防培训,其中开展一线生产人员直通车体验式培训8期,安全管理人员政策理论培训5期,共计培训2000余人,提升了全市重点中小微企业及职工工伤预防的意识和技能。
重庆市人社局为此次培训定制了针对性方案。此次系列培训根据中小微企业不同行业、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深入区县、园区、厂区开展专题调研,定制专门培训工作方案,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内容和形式,以此增强中小微企业和劳动者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工伤康复“三位一体”理念,提升对工作中各种危险隐患的认知、识别与防范能力,营造工伤预防“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防范”的浓厚氛围。
重庆市人社局组织了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在一线生产人员工伤预防培训中,创新引进体验式教学直通车,分别驶入巴南区、荣昌区、长寿区等8个区县工伤事故发生率较高的重点中小微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带领学员进行VR事故体验、消防演练屋体验、心肺复苏院前急救等多种演练,示范指导学员如何正确预防和处置事故伤害,提升解决安全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重庆市人社局还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安全管理人员政策理论培训分别走进南岸区、綦江区、合川区等5个区县,邀请国家尘肺病康复指导组专家、广东省工伤康复中心专家、重庆市工伤预防专家,分别围绕高质量推进企业工伤预防、工作场所工伤危险因素辨识及评估、工伤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及演练等内容进行授课,助力用人单位工伤预防实现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
(中国劳动保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