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连,东北重要的重工业城市。船舶、化工、制造等众多产业助推着大连经济持续发展。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事故伤害总会在不经意间袭来,给职工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造成损害。“大连市人社部门立足本职,创新工作模式。局领导带头调研,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进。引入第三方机构,走基层、入企业,采取送政策、传知识、教技能等措施,持续加强‘我会预防’‘我要预防’理念的宣贯引导。”大连市人社局工伤保险处负责人赵宏明表示。

人社部门:

丰富内容形式营造浓厚氛围

大连市人社部门面向基层加大工伤预防宣传培训力度。组织专题讲座,开展“三送五进”活动,推进云平台建设,制作宣传视频,同时,引入第三方机构具体实施工伤预防培训宣传,对培训宣传进行全过程评估。

大连市开展送书、送报、送资料和进企业、进学校、进工地、进社区、进机关的工伤预防“三送五进”活动,把工伤预防政策、知识、技能送到职工身边。制作实用材料,首选工伤事故率(支付率)高的企业、就业入企率高的职业院校、外来用工集中的建筑工地和应急救护需求多的社区机关共百家单位进行实地宣传培训。一家第三方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小何说:“我们配合人社部门开展‘三送五进’活动,根据培训对象需求,‘一企一策’地确定培训形式和内容。我们在市社保中心的支持下制作了15节工伤预防网课,开发‘工伤预防云平台’小程序,单位职工可扫码登录,利用碎片化时间反复观看学习。”

大连市人社部门和第三方机构设计“大连工伤预防”专用标志和宣传页、宣传单等宣传物料,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大连环友屏蔽泵有限公司,人社部门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伤预防专家,讲授工伤预防经验知识、政策法规和实用技能;邀请专业人员以现场互动的方式指导一线职工、企业安全员开展心肺复苏体验。公司法人代表周守恒说:“讲师的讲解和实操体验很好,员工收获很大。”

而大连市人社部门和文旅部门联合开展的工伤预防活动则带来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感觉。在中山区一次美食节上,现场举办的DJ电音晚会场地周围的柱子和背景墙贴满了工伤预防宣传画和宣传语,观众在入场口可以领到印有“大连工伤预防”字样的纸巾等宣传物品,主持人在节目间隙穿插讲解工伤预防知识点、进行有奖问答。负责组织活动的市社保中心孙德胜副部长说:“一开始,许多群众感觉很纳闷,后来经过宣传互动,大家都对工伤预防有了深刻印象,活动很受欢迎。”

长海县是海产品养殖业、捕捞业和加工业的集聚地。市县两级人社部门邀请职业病领域知名专家,深入大小长山岛、獐子岛等处的海产企业,向一线职工发放宣传资料,讲解减压病预防、工伤认定、安全防护等知识,督促企业负责人做好作业人员岗前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一名潜水捕捞作业人员表示:“以前知道潜下去后出水不能快,但不知道原因,也没想到后果这么严重。这次培训,让我明白了潜水作业可能存在的危险,学会了预防减压病的要点。”

大型企业:

创新监管举措消除安全隐患

大连市人社局支持各类大型企业以“查控风险、排除隐患、防范事故”为主线,积极开展工伤预防宣传和培训,从源头辨识安全风险、加强管控。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依据船舶制造企业的特殊性,建立“1+2+3”安全管理模式、划分区域责任挂牌制和五级安全生产确认制。此外,建立安全管理改进创新制度,动员职工结合日常生产作业场景和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改进创新,每季度评选出“全厂强制使用”“部分强制使用”“建议使用”项目推广应用,将其中优秀的改进创新成果编制成图册。该公司分段二车间吊车三班班长王旭东对此很有感触:“脚手架是厂区内常见的作业平台,以前梯子谁用谁搭,如果不小心搭反了,工人爬上去很容易摔下来造成伤害。有员工做了小改进,把梯子焊接固定在脚手架上,并换成铝合金材质,工人再爬梯子上脚手架就没有安全隐患了。”

近年来,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伤害的发生。

该公司鼓励广大员工主动发现身边的安全隐患。职工在手机上安装“群防群控”小程序,发现安全隐患后,可以拍照上传到小程序并描述隐患信息,后台工作人员会立刻将信息派到责任部门进行整改。“一天下午,一名职工在铸钢车间闻到了天然气的味道,怀疑天然气管道发生了泄漏,就立刻在‘群防群控’小程序上传相关信息。资产能源部工作人员收到信息后,迅速封闭现场,掐断阀门,维修管道,当天晚上就把隐患处理完毕。”该公司安技环保部副部长高鑫说。

如果说“群防群控”小程序调动了职工参与工伤预防的责任意识,那么,“安网”数智平台的建设应用,则让公司对厂区工伤事故隐患做到全面掌握、及时整改。该平台采用“指挥中心+11个智控场景”运行模式,利用智能摄像头、智能算法,通过 AI、5G、大数据模型等技术,实现全天候自动分析、识别和警告员工违章操作,有效解决员工因习惯性违章造成的工伤事故。

在指挥中心,记者看到大屏幕上有4个分屏幕,均为“安全帽识别”智能场景。当职工未佩戴安全帽时,摄像头会自动抓取,并在屏幕上应戴未戴安全帽的位置显示橙色小框,后台工作人员会及时将信息反馈给车间。同时,车间里会发出提示音,要求职工及时戴上安全帽。该公司钢结构分厂职工丛贵成告诉记者:“车间里布满智能摄像头。天热的时候会习惯性把帽子摘了,警报声很快就会响起,提醒佩戴好安全帽,这个系统对员工的震慑和警示作用非常强。”

警示基地:

提供体验服务强化预防意识

在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内,有一栋3层小楼,里面布置了高空坠落、船舱施工、火灾逃生等13个体验项目。

这是该公司于2018年建立的工伤预防警示教育基地,如今已成为大连市人社局工伤预防示范与合作基地。“基地里的体验项目都与船舶施工有关,非常有针对性。”该公司安全总监李中军告诉记者,“平均每年有约1万人次走进体验馆,感受工伤事故发生时的真实场景,强化工伤预防意识。”

除了企业内部搭建的工伤预防体验场馆,大连市人社部门还在全市范围内遴选安全教育实践基地,方便企业职工参与工伤预防警示教育体验。

大连连山安全产业集团是当地一家专门开展工伤预防实践培训的公司,能够为工伤预防培训宣传提供线下体验场地,让参训者亲身感受消防器材使用、动电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多场景演练。

“准备好了吗?”“好了!”话音刚落,一个铁球迅速落下“砸”在了体验者佩戴的安全帽上。铁球落下的一瞬间,体验者双眼紧闭,周围人群发出了一阵欢笑声,这是工伤预防体验馆里最常见的一幕。该体验者告诉记者:“我是一名企业安全管理员,刚才体验的是安全帽防护体验项目,坠物击中的冲击力戴着安全帽也能明显感受到。选择合格的安全帽并正确佩戴,才能预防和减轻高处坠物伤害。”集团副总经理张鹏介绍:“体验馆内设十几种工伤事故体验项目。除了提供体验项目和实操培训,我们还围绕安全生产、工伤预防、职业病防治等内容开展法规政策和理论知识宣讲。如今,每年有两三百家企业的三四千名职工到体验馆参加培训。”

记者采访期间,正值大连市人社局、大连市应急管理局联合举办的危化品企业安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三类人员”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的实操课在该公司开展。参加培训的大连盐化集团五岛化工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员韩广胜在实操老师胡国超的指导下进行了心肺复苏、异物呼吸道堵塞处置等应急操作演练。韩广胜说:“以前在网上看过处置方法,但没亲身经历过。经过培训,我已经掌握了其中的技巧,再遇到类似情况,就知道怎么样快速有效处置。”胡国超表示:“给学员们上课,让他们学会预防与应急的实用技能,提高自我防范、自我救助的意识本领,很有意义。”

如今,工伤预防正在大连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工伤预防是工伤保险优先事项。我们将扎实推进国家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采取更多贴近基层、惠及职工的有效措施,打造工伤预防大连模式。通过事故案例、体验实践等安全教育,持续引导单位及职工把‘自我预防’‘我要预防’‘我会预防’变成自主行为。”大连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戴紫童说。

(中国劳动保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