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养老财富储备是当务之急

记者:目前我国养老金体系的资产规模如何,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存在什么问题?您认为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将如何改变国民退休收入结构?

胡继晔: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我国养老金体系的现状。2019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到2035年,我国的养老财富储备要达到高收入国家的水平。现在距离2035年只剩下11年时间了,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我国的养老财富储备可以分成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是国家战略储备,根据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最新年度报告,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管理的金额约为3万多亿元。第二部分是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结余总共约为7万亿元。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约为5万亿元,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刚刚建立,数量还不多。以上相加,我国总体养老财富储备大约为15万亿元。看起来不少的养老财富储备,对于14亿人口来说,每人平均下来仅为1万元,这显然是不够的。

在养老财富储备方面我们可以参考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这个发达国家俱乐部的数据。这些高收入国家2022年底完全归于个人的养老财富储备总额达到58.7万亿美元,其中,美国的养老金储备高达35万亿美元,相当于其GDP的137%。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的养老财富储备分别相当于其GDP的131%、152%、150%。按照OECD的同样统计口径,我国归属个人的养老金财富储备仅约4100亿美元,仅占我国GDP的2.4%,和上述高收入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为了缩小这一差距,2022年11月,我国推出了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奠定了长期发展的制度基础。根据中长期规划,到2035年我们的养老财富储备需要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太高,但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国还是可以作为参考的,它们的养老金储备占GDP的比例大约在11%到17%之间。我国要从2022年的2.4%提高到10%以上的话,就可以赶上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的水平,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而言之,我个人认为养老金融是实施积极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中的所有金融产品、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总称。养老金融核心在金融,主要是应用于养老的资金筹集和管理。与高收入国家相比,我们在这一方面还有显著的差距,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制度改革和政策支持来逐步缩小这一差距。

长期投资养老金融产品 可望带来显著收益

记者:个人可以投资的养老金融产品正在不断丰富,养老金融将如何实现养老和金融业的共赢,实现长期稳定收益?

胡继晔: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推出,是对现有养老体系的重要补充。目前,我国的养老金体系主要由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和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构成。然而,面对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这些支柱显然不足以支撑未来的发展,第一支柱保基本,需要大量的财政补贴,亟待增加可持续性。在企业盈利能力难以大幅度扩张的情况下,第二支柱覆盖面扩面困难。第三支柱的建立,不仅能够为个人提供更多的养老财富储备选择,也是响应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重要举措。

根据文件规定,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主要可以投资以下四类产品。第一种是养老储蓄,这是一种通过养老金个人账户进行的储蓄,由银行提供,旨在为个人提供稳定的养老资金储备;第二种是理财产品,相比储蓄,理财产品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包括金融债券等,旨在为投资者提供相对较高的收益;第三种是商业养老保险,作为我国养老金融发展较为成熟的产品,商业养老保险自90年代以来就由各大寿险公司推广,是典型的个人养老金产品;最后一种是基金产品,自2018年2月起,证监会开始推出目标日期基金和目标风险基金,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为灵活和长期权益类产品投资选择。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发展应当更多面向年轻人。年轻人越早开始投资,未来的收益就越大,这与金融学中的“滚雪球”效应相符合。年轻人可以考虑投资权益类产品和保险类产品,因为权益类产品长期来看收益高于固定收益类产品,而保险类产品可以防范长寿风险,寿命越长,获益越多。2024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是资本市场第三个“国九条”。未来5年,我国将基本形成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框架,权益类养老金融产品面临难得的机遇,长期投资权益类产品应当能够带来很好的回报。

应鼓励年轻人参与个人养老金投资

记者:您认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未来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配套细则等还可以做哪些优化?对于个人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增加养老金融储蓄有何建议?

胡继晔: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财政补贴,鼓励年轻人投资个人养老金。金融企业需要提供更多种类的金融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个人需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产品,为自己的养老生活做好准备。在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根据数据显示,虽然有超过5000万人开设了个人养老金账户,但仅有约1000万人实际进行了投资,其中大部分投资额仅几百元。这反映出年轻人对于个人养老金投资仍存在顾虑,主要担心资金的流动性问题和投资亏损的风险。

为了鼓励年轻人参与个人养老金投资,政府可以借鉴德国的“李斯特计划”。该计划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个人投资养老金:如果个人每月投资200欧元,政府会补贴至最多200欧元,这样的政策可以有效激发年轻人的投资意愿。此外,我国在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政策上,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税收优惠等方式来激励年轻人参与。例如,对于月收入超过5000元的群体,可以考虑提供更多的税收减免,减轻他们的税负。

在投资策略上,年轻人应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产品。对于大多数对风险敏感的投资者,可以放心购买商业寿险类产品;对于风险偏好者,可以尝试投资权益类的基金产品。不管风险偏好如何,长期持续投资都可以帮助年轻人在退休时获得稳定的收益。对于还没有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年轻人,我建议他们尽快开设账户,越早开始投资,将来的回报也越好。

(中国劳动保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