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工龄和38年工龄的退休金确实存在区别,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养老金:根据缴费基数的不同,工龄的差异会导致基础养老金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越高。因此,40年工龄相比38年工龄,在基础养老金部分会有一定的优势。具体差距取决于个人的缴费基数以及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根据个人在职期间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积累的总和来计算的。因此,工龄越长,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越多,个人账户储存额就越高,从而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会相应增加。所以,40年工龄在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也会比38年工龄更高。
3.过渡性养老金(如适用):对于在新制度实施前工作、退休后没有个人账户的职工,可能会存在过渡性养老金。这部分养老金的计算通常与视同缴费年限有关。如果40年工龄中包含了更多的视同缴费年限,那么过渡性养老金部分也会相应更高。但请注意,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规则因地区和政策而异,并非所有地区都会发放过渡性养老金。40年工龄和38年工龄在退休金方面确实存在区别,主要体现在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及可能存在的过渡性养老金上。为了获得更准确的退休金估算,建议您提供个人的具体信息,如缴费基数、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等,以便进行更精确的计算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