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养老保险多少岁可以领取的问题,主要取决于个人的性别、职业以及所参与的养老保险类型。以下是对不同情况的详细分析:

一、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男性职工:正常退休年龄为60岁,即男性职工需年满60周岁方可领取养老金。但请注意,根据最新的退休政策调整,从2025年1月1日起,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将逐渐延迟,具体延迟方案为每4个月延迟1个月退休,直至63周岁。不过,这一政策调整是渐进式的,且对于具体个人的影响需根据其出生年月来确定。
女性职工:

+ 女工人:正常退休年龄为50岁,即从事生产和工勤辅助工作的女性职工需年满50周岁方可领取养老金。同样地,根据退休政策调整,从2025年1月1日起,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的女职工将每2个月延迟1个月退休,逐步延迟至55周岁。但具体个人的退休时间也需根据其出生年月来确定。
+ 女干部/管理人员/科研人员:正常退休年龄为55岁,即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性职工需年满55周岁方可领取养老金。这部分女性的退休年龄也将根据政策调整逐渐延迟,但延迟至60周岁前的方案与男职工相同(即每4个月延迟1个月),之后可能继续延迟至更高年龄,具体需关注后续政策发布。
+ 特殊工种:对于特殊工种人员,男性员工的退休年龄可提前至55岁,而女性则可能延长至45岁(但这一规定可能因地区和行业而异,需具体查询当地政策)。
+ 因病致残者:无论男女,若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经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可以申请按月领取病残津贴。同时,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若符合养老金领取条件,也可领取养老金。因病致残者的具体退休年龄可能因病情和鉴定结果而异。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对于参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来说,无论男女均需年满60周岁方可领取养老金。这一规定相对简单明确,不受职业、工种等因素影响。

三、灵活就业人员

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如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等)来说,男性需在年满60周岁时开始领取养老保险金,而女性则需年满55周岁方可领取。这一规定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中的女性干部/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的退休年龄相同。

四、注意事项

缴费年限:除了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外,领取养老金还需满足累计缴费年限的要求。一般来说,需累计缴费满15年方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缴费年限不足15年,可按规定选择延长缴费或一次性缴费至最低缴费年限。但请注意,从2030年1月1日起,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将逐年增加6个月,直至逐步提高至20年。
政策变化:由于退休政策和养老金制度可能随时间和国家经济发展而调整变化,因此建议个人在规划养老金时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发布和变化动态。

养老保险的领取年龄因个人性别、职业以及所参与的养老保险类型而异。在规划养老金时,请务必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并参考最新政策进行合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