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养老保险经办处以规范、安全、高效为目标,发挥垂管优势,打破地域限制,集中整合资源,改革业务审核模式、机制,构建科学合理、规范有序、权责一致的“经办业务一审、二审全市域通审”(以下简称“业务通审”)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养老保险业务经办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

严格审核标准

促业务规范办理

目前,宝鸡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受理的业务高达12大类66小类,除免审业务外,均需经过一审,如果一审把关不到位,意味着基金安全的防线岌岌可危。

近期,一审团队的工作人员遇到一个棘手案例。一位到龄退休的参保人员缴费在前,招工在后,对于如何认定其参加工作时间让工作人员犯了难。

“参加工作时间的认定直接关系参保群众的养老金计发,我们不能因为缴费在前就认定参加工作时间一定是缴费开始时间。”宝鸡市养老保险经办处业务审核科负责人如是说。

之后,工作人员与参保单位业务员多番沟通联系,最终在宝鸡市档案馆找到了该参保人员在第一个单位的原始招工资料,证明了该参保人员最早参工时间与缴费一致,保障了资料和数据的同一性。

经此一事,也更让审核岗位经办人员懂得“拒绝业务”并不等于“漠视群众利益”,而是让群众利益得到更好地保护。宝鸡市根据陕西省社会保障局推出的《经办管理服务规程》,细化制定了《业务经办规范》。随着《业务经办规范》在全市的统一应用,业务经办事项名称、办理流程、申请材料、审核标准全市统一,全面削减自由裁量权,业务处理全流程愈加规范。

详解被拒原因

促审核提质增效

宝鸡市共14家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实行业务通审后,按照“随机推送、风控推送、均衡推送、分类推送”原则,全市待审业务会被系统即时推送至一审、二审工作人员。在此模式下,保障业务高效流转,及时沟通业务被拒原因尤为重要。

“这笔业务有问题,不能进行退费操作。”最近,宝鸡市养老保险经办处业务审核科工作人员与县区业务受理岗工作人员联系,告知一笔业务被拒原因。

原来,某县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在办理一参保人员“多账户合并”业务时,发现该参保人员有一段时间缴费属于重复缴费,就先对其账户重叠部分进行了退费操作。该业务按程序流转至一审环节,工作人员在审核这笔业务时,细致查看了上传的佐证资料,发现该时间段重复缴费属于历史数据录入错误,只需要对重复缴费部分进行删除,重新录入即可,并不涉及退费事项。

据了解,对于一般业务审核处理,审核人员只需在流转过程中填写办理意见。若遇特殊业务难以用简洁的文字描述清楚,业务审核岗工作人员就会及时联系受理岗工作人员,告知业务被拒原因,确保受理岗可以迅速对业务进行修正。

严明工作纪律

促作风求真务实

随着全市业务通审的实现,标志着宝鸡市养老保险业务经办近年来孜孜以求的“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审核”新时代已全面到来。随之而来的,还有全市审核标准如何贯彻统一执行的问题。

“补费”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一项既重要又典型的高风险业务。在未实现通审之前,或多或少存在县区审核标准不一的现象。“通审运行之前,我们也心存疑虑。过去都是各县区自己审核业务,标准也比较清楚。现在要审核别的县区的业务,也不知道该拿什么标准去审核。”这是来自扶风县审核工作人员的担忧。令这位工作人员没想到的是,通审第一次业务培训后,她的疑虑就完全被打消了。

“讲一条纪律:通办开始后,二审人员不得审核本县区的业务,更不能私自和关系好的人员相互审核,特别是补费业务。”“大家必须一个政策、一个标准、一个操作办法,千万不能同样情况这个县可以补费,那个县区又不行。”这些铿锵有力的话语,是对二审提出的工作纪律,更是给二审团队注射的一剂“强心针”。

“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标准统一”是通审团队组建之初提出的工作目标,也是通审团队多年来一直坚持的工作原则。通审的健康运行,让更多审核岗位上的经办人员展现出“坚持原则、敢于较真、敢于拒绝”的精神面貌,让审核在经办全流程中补位、纠错功能得以显现,让经办的每一笔业务都更经得起检验。

加强协同联动

促团队共研共进

一审由于审核业务类别多、数量大,队伍相对而言更为庞大。如何让一审团队少出错、不出错,能及时互相沟通的微信工作群就成为了制胜法宝。

叮叮叮……所有的一审人员都收到“业务审核群”一条微信消息,是来自市处一审团队分享的案例详解。大家都笑言:这里是“能量补给站”。在这个微信工作群,不仅可以随时对一审业务进行咨询交流,还能收到典型案例分析。

“沟通群就是我们的‘定海神针’,无论什么疑难杂症,在沟通群一交流,都能快速解决。”业务审核科工作人员的一番话,无疑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及时沟通在一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审业务风险高、担子重,对审核人员全业务基本功要求很高。“及时召开业务培训交流会、每月发布日常问题处理意见汇总、定期通报业务办理情况,让我的每个二审判断都有据可依。”在工作总结中新入职的工作人员表示自己的飞速成长完全得益于二审良好的互动模式。

(中国劳动保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