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一张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宣传卡进入了黑龙江省富裕县千家万户。如今过去整整10个年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深入人心,广大农村居民从不知道到知道,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主动到主动,养老观念出现可喜变化,“家庭养老”正向“社会养老”转变。

养老保险全面覆盖

“现在国家政策越来越好,我再干几年就可以回家安心养老,这日子越过越舒心了。”富裕县绍文乡立新村村民姜雨满怀期望地说。

2010年10月,富裕县作为黑龙江省第二批新农保试点县,把7万多名农村户籍人员纳入养老保险,农村居民有了社会养老保障,“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逐渐被“制度保障养老”打破,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的愿望初步实现。

2014年,富裕县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2023年底,全县参保人数10.11万人,参保率达99%。

生活得到更好保障

2014年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后,富裕县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由最初的每月55元上调至如今的133元,年缴费标准由原来的100元至500元5个档次调整为200元至3000元12个档次,年人均缴费水平达1138元;县财政缴费补贴由原来的30元至50元提高到40元至140元。2018年,富裕县开始为低保、特困、致贫返贫和重度残疾等困难群体每人每年代缴100元养老保险费,巩固扶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2022年,富裕县建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制度,标准由当初的350元提高至如今的500元。10年来,富裕县财政累计投入4036万元用于支持和发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事业。

“以前羡慕城里人有养老金,现在我们农村居民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领养老金,晚年生活越来越好了。”富裕县富海镇大泉子村村民宋桂荣说。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让身边越来越多的农民感到老年生活更有保障。

经办服务“足不出村”

富裕县早在2010年启动新农保试点时就把经办服务放到10个乡镇的人社服务站,到今年已经下放至90个行政村,业务下沉、服务延伸,村民由原来“足不出镇”到现在“足不出村”就可以办理参保缴费、权益查询、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等业务。特别是领取待遇资格认证由原来的扎堆集中认证变成现在的手机人脸识别认证,老百姓坐在家中动动手指就可以完成。

“孩子不在家,我们老两口又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每次都是镇上和村里的人帮助刷脸认证,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富裕县二道湾镇永生村村民田由贤说。据了解,二道湾镇政府和村委会工作人员每季度都会到没有智能手机的鳏寡孤独老人家中上门认证。

作为一名社保人,我亲眼见证了农村养老保险从无到有、从有到好的发展历程,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我相信,越织越密的社会保障网必将铺就出农村百姓幸福生活的暖心底色。

(中国劳动保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