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个关于企业退休过渡性养老金的具体案例:
案例背景
个人情况:某企业退休人员,1975年1月出生,1994年6月开始参加工作,退休前社保缴费基数为每月5500元,退休年龄为2025年1月,累计缴费年限为30年8个月。
退休时间:2025年1月
所在地:江苏
养老金计算
1. 基础养老金
计算公式:退休当年全省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
具体数值:2025年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为8785元,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为0.5685,缴费年限为30年8个月(换算为30.6667年)
计算结果:基础养老金=8785×(1+0.5685)÷2×30.6667×1%≈2112.82元
2. 个人账户养老金
计算公式:个人账户储存额÷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
具体数值:个人账户储存额为98322.4元,50岁退休对应的计发月数为195个月
计算结果:个人账户养老金=98322.4÷195≈504.22元
3. 过渡性养老金
计算公式(新办法):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1995年底前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1995年底前的缴费年限×1.2%
+ 具体数值:1995年底前缴费年限为1年7个月(换算为1.5833年),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为0.7442
+ 计算结果(新办法):过渡性养老金=8785×0.7442×1.5833×1.2%≈124.3元
计算公式(老办法):根据旧的政策和公式计算
+ 计算结果(老办法):过渡性养老金≈52.03元
最终发放金额:由于2025年是过渡期的第二年,差额部分按照70%发放。因此,最终发放金额=老办法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新老办法差额的70%
+ 新老差额=124.3-52.03=72.27元
+ 70%的差额=72.27×70%≈50.59元
+ 最终发放金额=52.03+50.59=102.63元
案例解析
该案例展示了企业退休人员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过程,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
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相对复杂,涉及新老两种办法的差额和过渡期的发放比例。在本案中,由于处于过渡期,过渡性养老金的发放金额并不是直接按照新办法计算的全额,而是“老办法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新老办法差额的70%”。
政策规定,从2024年起开始执行新办法,并设立过渡期。2025年是过渡期的第二年,差额部分按照70%发放;到了2026年,退休人员的过渡性养老金将完全按照新办法发放,不再有过渡期的差额计算。
这个案例清晰地展示了企业退休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和政策规定,有助于理解过渡性养老金的发放标准和调整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