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或称养老金)的领取时间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是否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以及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是否满足最低要求。

一、法定退休年龄

目前,中国的法定退休年龄有所调整,具体规定如下:

男职工:以及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的女职工,自2025年1月1日起,其法定退休年龄将每4个月延迟1个月,逐步推迟至63周岁和58周岁。
女职工: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的,自2025年1月1日起,其法定退休年龄将每2个月延迟1个月,逐步延迟至55周岁。

同时,政策还允许一定的弹性:

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若所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可以弹性延迟退休,但延迟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
职工达到领取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后,也可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原法定退休年龄(男60周岁、女50周岁或55周岁)。

二、养老保险缴费年限

2029年12月31日前: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仍为15年。
2030年1月1日起: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将逐年提高,每次提高6个月,直至逐步提高至20年。

若职工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缴费年限不足,可按规定选择延长缴费或一次性缴费至最低缴费年限,以确保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三、退休金的发放时间

一旦参保人员符合退休条件并及时办理完退休手续,其退休金(养老金)将从核准次月起开始发放。具体发放日期可能因地区而异,但大部分地区会在每月固定的日期(如10号)进行发放。

退休金的领取时间需结合个人的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来确定。建议您提前了解相关规定和要求,做好退休规划和准备。如有更多疑问或需要个性化建议,请随时告知我您的具体情况。